| 首 页 | 创新之旅 | 实验误区 | 初中创新实验 | 高中创新实验 | 创新化学仪器 | 实话实说 | 实验联谊会 | 恭听 |
用 户 名:
登录密码:

 

摘自李敏老师的谈话录:

 

搞化学实验创新的老师首先要远离“名、利”两字,远离官场,才能潜心研究,否则,不会有成果,

 

当今“化学创新实验”进展幅度不大,可以说是在小跺步地转圈,许多人对创新打不开思路,或者无从下手,只能在别人成功创新作品的基础上小修小改,少有独创的突破,而且难逃剽窃之嫌。

 --------------------

李敏老师对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教育局和重点中学作“初中化学创新实验、高中化学创新实验”专题演讲已达八十三场次,受众人数逾万,其中不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演讲内容及方式

 

 

江苏徐州市的李敏老师(左)和重庆市的刘怀乐老师(右)在【四川师大】会面

------------------------------=

---------------------------------------------------

全国第十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的视频网上一经公开,许多化学教师对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实验初中张建祥、贵州省金沙县逸夫中学周凤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许桂华三个老师,在全国第十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中剽窃了李敏老师的作品参赛均获大奖之事议论纷纷,除了遣责张建祥、周凤顶、许桂华三人外,并抨击大赛评委不负责的作法。不由得让人对全国性的大赛的公平、公信和权威性产生质疑。为了净化学术环境,希望大家关注并积极参加评论。

--------------------------------

 目前中学所使用的化学仪器都是模仿西方来的,百余年几乎没变,严重地束缚着教师的思维和行动,陈旧的仪器是实验创新的最大障碍。

遗憾地是还有部分老师对新型仪器不仅没有使用过,有的从未见过,甚至连名称都叫不出来。

我们期待创新化学仪器早日进入课堂,给实验教学开拓一片新天地

更多链接
 
首页 > 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


 当前显示第 5 页 共 87 条 9 页 [<][1][2][3][4][5][6][7]-[>>][9] [>]
王玉海



来自:湖南长沙

尊敬的【中学化学创新实验】网站的老师们:
我几年未见的校友向我介绍了贵网站,进来后细细地阅读,一片片锦绣文章吸引了我,不仅帮助我解决了在实验教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而且打开了我的创新思路,激发了创新欲望,这里是创新实验的火种和基地,以后遇到问题要多向您们请教了。
网上的李敏老师是否就是多年前曾在【化学教育】刊物上发表“用少量的水多次洗涤烧杯的原理”的李敏老师?给我的印象特深,向李老师表示敬意!


版主回复: (2009-4-8 12:34:11)

是您所说的李敏老师。 --- 网管员

时间: 2009-4-7 18:29:25  IP: 114.234.77.159    
李存



来自:陕西咸阳
李老师:
你好!很高兴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免费学习的地方,谢谢。不知你以前的专题演讲有录像没有,如果有,能否把你的专题演讲的内容上传,让我们这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到现场老师们也能听到你的演讲。

版主回复: (2009-3-28 12:47:14)

录像都留在演讲会场,未保存过复制件。
据我所知,李老师在西安、延安都有过演讲的经历,你们咸阳市教研室为何不对李老师作个邀请啊?这对整个咸阳地区都有帮助。--- 网管员

时间: 2009-3-20 9:41:17  IP: 219.145.124.130    
张联



来自:湖南常德
李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高二的老师,从教高中化学教学十年了。现准备参加省里的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不知实验创新该注意些什么?望您百忙中给予赐教.
版主回复: (2009-3-27 13:51:39)

张联老师: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很大篇幅文章都难以说透(您如果仔细地看了网中我所写的文章,即可体会到创新的含义),在此我只能笼统地讲了:
设计创新实验的最基本要素:1、首创性;2、可行性;3、实用性;
您的创新设计要明显比原有的要好(成功率、现象明显度、实验速度、安全性、可重复性);
原来没有但在教学中感到应该有的实验,设计这类实验难度较大,努力一下不是不可以的。 --- 李 敏

时间: 2009-3-19 14:53:39  IP: 218.75.151.230      
苏芳



来自:甘肃
我想使用青霉素瓶装入稀盐酸,用纱布包住大理石再用针穿过瓶盖。因为稀盐酸量少二者不会反应。而后将针筒插入瓶盖,将青霉素瓶翻转二者反应,并将针筒的活塞拉出,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到。我的目的是可以在农村中学进行分组实验。您觉得是否可行。敬请赐教!
版主回复: (2009-3-18 9:24:57)

苏芳老师:
该方法您如果试验过效果好,就是可行的。用代用品做实验是许多人常用的方法,既然是学生实验,用量一定较大,我们应该想到:
1、来自医院代用品是否易收集到?
2、代用品的卫生问题该如何处理?
3、若买新的代用品价格与正规仪器比较差额不是很大,也就失去用代用品的意义。

同一国度,西部中学实验条件太差,我为教育投资不公平而愤怒。--网管员

时间: 2009-3-17 22:14:50  IP: 125.74.140.34      
王吉良



来自:河北东光
李老师你好,高中化学实验中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用脱脂棉成功率不高,如改成硝化纤维你看是否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版主回复: (2009-3-14 12:15:8)

王吉良老师:
改用热水,滴管插入棉花内部,上面的棉花要干燥,一定成功。---网管员

时间: 2009-3-14 11:30:32  IP: 120.10.150.175    
王德艳



来自:山东淄博
李老师您好:
今天无意中看到您的网站,很是惊喜。我是08年刚刚参加工作的一名初三化学教师,学校安排要辅导学生制作学具参加比赛,本来对教材就不熟悉,感觉自己没有一点思路很迷茫,不知如何下手,从哪方面入手,很担心由于自己而耽误了学生。非常希望老师能点拨一下,将不胜感激……
版主回复: (2009-3-15 8:47:40)

王老师:
能辅导学生做教具的老师不仅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要对现行教材上的实验和所用的化学仪器了如指掌,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可是您“对教材不熟悉,思路迷茫”,那只有加强学习了。
在我看来,安排您辅导学生制作学具参赛的决定是欠考虑的。--- 网管员

时间: 2009-3-13 9:50:49  IP: 222.134.71.118      
崔国辉



来自:任丘
李老师:
您好.请教您两个问题.
一是如果我按您沉浮式贮气瓶的结构自制一个教具,参加自制教具评比,是否侵权呢?
二是在自制教具的材料选择上是以容易收集为主还是以结实耐用为主呢?比如做沉浮式贮气瓶是用纸杯好,还是用买的厚塑料杯好呢?
版主回复: (2009-2-5 17:20:24)

【沉浮式贮气瓶】早在前些年就参加过创新仪器比赛了,并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名声颇大,2002年通过有关技术部门鉴定后即投入批量生产,已在二十余个城市的中学和师范院校化学系里使用多年了。
据我所知,参赛作品要求首创,您现在要自制人们熟知的【沉浮式贮气瓶】,充其量是仿制,已经没有首创因素了,参赛能获奖吗?--- 网管员

时间: 2009-1-7 14:18:57  IP: 221.193.83.173      
梁兴华



来自:青县
李老师您好!
在沧听了您的讲座得到很大的启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祝您新年快乐!
在《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盒》这个创新实验中我有一点疑惑还请您赐教,左边小室对于二氧化碳可证明了它的密度大于空气,但是右边的高低不同的蜡烛,我认为不无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都会下面的先灭。
还有我用有机玻璃做一个多功能投影化学实验箱,主要是配和多媒体投影用,关于有机玻璃的性能我了解很少,请你给我帮助。
版主回复: (2008-12-30 10:16:25)

梁兴华老师:
有机玻璃又叫甲基丙烯酸甲酯,密度为1.18,耐稀酸稀碱,难溶于乙醇和汽油,溶于丙酮、乙酸乙酯、氯仿,透光性极好。--- 网管员

时间: 2008-12-29 17:14:1  IP: 120.10.15.21      
赵侠



李老师:在铝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有许多气泡生成,是不是因为生成的硫酸铝水解生成硫酸的 原因呢?请指教.
版主回复: (2009-1-19 9:31:2)

赵侠老师:
您说的正确!
硫酸铜是弱碱强酸盐,在溶液里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酸性所致。--网管员

时间: 2008-12-29 13:56:19  IP: 120.11.30.151    
陈丽



来自:沧州
我查资料发现氧化铜的分解要在1000度以上,而那道中考题图中的加热条件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题中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能有中间产物氧化亚铜,看来是否也缺乏实验依据?是否此题有不妥之处?望能到同行的指点.
版主回复: (2009-1-4 8:38:37)

陈丽老师: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我们都做过许多次,得到的都是单质铜(因为有新生成的铜在一氧化碳中冷却过程,一氧化碳一定是过量的),玻璃管中不可能剩余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氧化铜的分解温度虽然较高,但与一氧化碳、氢气、木炭等物质反应温度均不需在1000℃,你想,酒精灯加热即可进行了,何须千度?--- 网管员

时间: 2008-12-26 21:41:40  IP: 120.11.13.140    
 当前显示第 5 页 共 87 条 9 页 [<][1][2][3][4][5][6][7]-[>>][9] [>]


 


 

 

可以转载,但不能故意抹掉或假冒原创作者,不可剽窃核心内容发表或参赛。

请“故意抹掉或假冒原创作者”的各个网站立即更正。

电话:18061115569    信箱:cnchen@cnchen.cn

备案号:苏ICP备2021008584号-1

访问本网站人次自动计数: